改變的觸媒是小學生們的惻隱之心,他們常看到村裡的阿公阿嬤生病了,還要拖著不舒服的身體走一小時的山路去等公車;要不然,得集四位阿公阿嬤一起花個五、六百元叫計程車下山就醫;無論哪種方法都太難了,兒女多數在外地的老人家寧可忍病不看醫生,小學生看了都不忍心。
在師生陳情無門之際,時任華南實驗國小校長陳清圳校長投書到報紙上,引起健保局注意,醫療站總算有了眉目。成立這座醫療站之後,整座華南社區似乎也動起來,小學生們透過各種實踐,參與最前線的社區工作,看到自己所畫的圖、自己的銷售、自己種的田等等,都能貢獻給社區,確實幫到阿公阿嬤,最重要的是學校不必被裁撤,還吸引了更多同學跨區來就讀!
多半時候,青壯年外移、人口老化的「偏鄉」,幾乎是毫無醫療資源可言。當華南實驗國小師生們的心願被健保局看到,同意設立醫療站,校方也被要求要負起經營責任,且每次看診人數若不足九人就得關站。好不容易要到的資源,華南實驗國小著手集合各方之力,首先整建廢棄多年的保健室。來自企業的贊助、廠商捐贈建材、村民齊手粉刷……,更有善心人士捐出九人座廂型車,以便接送老人家看診。開張當天,十六人上門求診,日後,每回看診更在二、三十名之間。
駐診的賴成宏醫師為骨科專業,從媒體知道華南實驗國小想成立社區醫療站,當健保局探詢賴醫師是否有意願來此駐診,因為看到校長兼撞鐘地擔任「社區總幹事」,張羅社區大小事,不認識華南社區的賴醫師認為自己也可以為村民做些事,即刻答應了。此後,每周二、四逢自家診所休診時,帶著藥劑師與護士上山駐診,提供比醫療巡迴車更周全的醫療服務。
將學校廢棄醫療室改建成醫療中心,營運屆滿十二年,累計就診人次超過三萬人,十二年來的平均就診率為健保局偏鄉醫療站所第一名。同時,賴成宏醫師也分文不取十二年來看診的健保診療費用,全數捐給華南實驗國小學生採購繪本。
勸募交通車,加上每月固定司機薪資是非常龐大的開銷。社區初期仰賴捐款到逐漸往自主方向並進,以商品開發為平台,將學生產業課程的學習成果,再結合人文藝術的美學,引導學生設計包裝,例如水稻課程全班七位同學用蠟筆畫出共生田的故事;咖啡產業課程延伸「純粹台灣」商標及濾掛式內包裝設計;統整原鄉踏查的記錄課程後,將學習軌跡繪製成以酸菜為主題的繪本:《小種子歷險記》等,課程結合產業,最終進入銷售現場,這系列產品營收扣除成本後盈餘挹注醫療中心,回注於社區醫療。